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实验药理学与实验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著、简报、短讯、专题述评和短篇综述。读者对象为从事药理学、毒理学、药学、医学和生物基础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300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155/R

邮发代号: 82-14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3002
  • 国内刊号:11-115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非小细胞肺癌生物标志物在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标志物的监测,能指导临床有效诊断疾病,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其他治疗方式产生的毒副作用,并能改善预后,预测疾病的复发和耐药性的产生。本文通过检索数据库,总结归纳了近年来新发现及常用于NSCLC预测疾病进程、预后及指导药物靶向治疗、放化疗的生物标志物,以期为指导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及疾病诊断、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刘长姣;李明春 刊期: 2016- 04

  • 纳米材料诱导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

    随着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材料化工等众多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纳米材料环境暴露及其引发的细胞毒性效应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成为纳米毒理和纳米医药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研究不仅为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扩展纳米技术的应用领域。本文重点阐述纳米材料在细胞自噬、凋亡和坏死中的作用,并探讨纳米材料诱导不同细胞死亡方式的可能机制,为纳米材料的毒性研究和安全......

    作者:贾健;李艳博;郭彩霞 刊期: 2016- 04

  • 第十七届全国神经精神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T4 脑中风与脑损伤

    T4脑中风与脑损伤T4-1MicroRNA-195inhibitstauhyperphosphorylationinducedbychronicbrainhypoperfusioninratsAIJing(DepartmentofPharmacology,HarbinMedicalUniversity,Harbin150086,China)......

    作者: 刊期: 2016- 04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药物性肝损伤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临床前药物性肝损伤的评价存在灵敏性低和特异性差的问题,常产生假阴性结果和出现意外的毒性,是导致药物终止开发甚至退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药物肝毒性临床前研究中,可以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快速、灵敏、高通量等优点,寻找和发现新的肝毒性生物标志物,使药物开发过程更为安全有效。本文对肝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蛋白质组学在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发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并且着重归纳了该技术在中药致肝损伤......

    作者:耿娅;邓中平 刊期: 2016- 04

  •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与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B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等特点。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种多功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作用主要包括调节糖原的合成代谢、细胞的分化与增殖以及基因的表达。它参与多条细胞信号传导通路,通过磷酸化调节细胞内许多信号蛋白、结构蛋白和转录因子,进而影响神经元的存活及可塑性。从基因多态性和临床研究发现,GSK-3β可能......

    作者:崔颖;薛瑞;张有志;洪浩 刊期: 2016- 04

  • 中药肝损伤的流行特点、风险因素及评价

    近年来,中药及天然药物肝损伤的报道不断增多,中药致肝损伤的风险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本文对中药肝损伤流行特点、风险因素和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对目前在中药肝损伤研究及认识方面的误区进行了剖析,并结合中药及临床使用特点,提出了中药肝毒性预测、基础及临床安全性评价方面建议关注和研究的内容,以期为中药肝毒性的科学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宋海波;韩玲 刊期: 2016- 04

  • 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

    作者: 刊期: 2016- 04

  • 基于1H-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黄药子乙醇提取物致肝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目的:采用基于1H-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黄药子乙醇提取物(RDB)致肝损伤大鼠血清和尿液中代谢产物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探寻RDB肝毒性早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大鼠ig给予RDB5g·kg-1,连续给药28d,于给药后3,7,14和28d及停药后7d(恢复期)取6只大鼠采血,进行常规血液生化分析;取肝组织,计算肝指数,并用HE染色进行肝组织病理观察。收集给药后0,3,7,14和28......

    作者:盛云华;乔靖怡;金若敏;姚广涛;周璐;唐黎明 刊期: 2016-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