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实验药理学与实验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著、简报、短讯、专题述评和短篇综述。读者对象为从事药理学、毒理学、药学、医学和生物基础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300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155/R

邮发代号: 82-14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3002
  • 国内刊号:11-115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7年第12期文章
  • netrin-1在纳米材料修复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损伤的修复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一些能产生导电性的生物材料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神经的功能性恢复,但其本身对机体也有一定的毒性,甚至有时引起神经细胞凋亡.神经损伤过程往往出现神经轴突的断裂,断裂的神经轴突无法与次级神经元发生突触连接,导致神经的修复再生障碍.神经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是神经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分泌蛋白,可定向牵引神经轴突的......

    作者:贾正泰;张志发;赵钰琛;刘美丽 刊期: 2017- 12

  •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防治药物研究思考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典型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临床可用的治疗药物均只能短期改善症状,而不能阻止或延缓疾病的进展.迄今为止,基于主流发病机制学说的改善病情治疗(disease-modifyingtherapy)药物的研发尚无一成功,迫使研究者们重新审视、思考并探寻新的研发思路和出路.本文在对AD防治药物的研发现状进行较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其发展方向和趋势、面临的......

    作者:程肖蕊;周文霞;张永祥 刊期: 2017- 12

  • 重金属中毒性神经系统损伤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我国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大面积的水源和耕地都遭到严重破坏,生活或职业的频繁接触,使得近些年重金属中毒有明显上升趋势.重金属中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的预防与救治极其关键.本文以几种常见的重金属中毒为例并结合国内外研究,对重金属中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进行综述,为临床预防、诊断、治疗及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樊双义 刊期: 2017- 12

  • 突触异常发育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生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基因变异导致突触发育异常是引发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对ASD患者及模型动物进行深入研究,鉴定出若干ASD发生相关重要基因及信号通路,并进一步证明其在大脑早期突触发育和认知功能建立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但目前突触发育异常调控ASD发生的神经机制尚不明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结合国内外新研究进展,从ASD发生相关重要蛋白分子、信号通路、神经环路以及相关靶点ASD治疗......

    作者:陈丽萍;吴海涛 刊期: 2017- 12

  • 烟雾病侧支循环临床研究进展

    烟雾病作为一种进展缓慢的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其进展过程伴随着大量侧支循环的形成.烟雾病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形成代偿的程度.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侧支循环结构和功能的评估方法愈发多样、精细,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级和评估,有助于判定烟雾病卒中事件的预后和转归,指导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文对烟雾病侧支循环的概念、解剖及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作者:刘志文;段炼 刊期: 2017- 12

  • 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的潜在靶标

    抑郁症已成为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现有一线抗抑郁药物绝大多数基于单胺策略研发,普遍存在效率不高、起效缓慢(2~6周)以及导致认知功能损伤、性功能障碍等诸多缺陷.尤其是其临床起效的延迟效应,会大大降低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从而增加患者自杀及自残风险.因此,开发快速起效、低毒副作用的新一代抗抑郁药物已成为国内外药学家的重点研究方向.近年来,关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靶标的研究取得了......

    作者:朱冉;张黎明;李云峰 刊期: 2017- 12

  • 特邀主编寄语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脑科学的发展.2013年,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人脑工程”列为欧盟未来10年内的“新兴旗舰技术项目”.同年4月,奥巴马提出美国“脑计划”,加大对脑研究领域的经费支持,希望对脑的工作原理和脑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更全面深入的认知.我国围绕脑科学研究组织召开了10余次专家研讨会,中国“脑计划”被国务院列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即将启动的中国“脑计划”重点在于探......

    作者:王以政;袁增强 刊期: 2017- 12

  • 创伤后应激障碍生物学基础及治疗研究进展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机体经受巨大精神创伤之后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调后遗症,因其受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因素影响,呈现特定人群高发病率,引发关注.其发病进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发展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生物学研究表明,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为主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系统失调和慢性炎症反应,以及脑解剖结构和神经环路改变在PTSD的病理进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临床治疗主要以症状为靶向,首选......

    作者:李硕硕;刘谦东;袁增强 刊期: 2017- 12

  • 小胶质细胞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双重作用

    缺血性脑损伤是缺血性脑卒中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重要原因,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分化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卒中后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治疗卒中的方法,因此,研究小胶质细胞的调控机制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本文以小胶质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双重作用和干预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研究靶向小胶质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思路.......

    作者:范丽桢;陶文渊;张曦;韩沁煜;徐运 刊期: 2017- 12

  • 脊髓损伤与修复研究进展及展望

    脊髓损伤的治疗和康复一直是基础和临床医学领域的重大难题之一.脊髓损伤的具体病理过程主要包括脊髓损伤发生时的原发性机械损伤,以及随后由于微循环障碍和过度炎症反应等导致的继发性损伤.脊髓损伤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由于脊髓损伤不同程度地破环了来自高级中枢的下行输入支配和来自外周的感觉信息的传入,阻碍了高级中枢和感受器通过前馈、反馈等机制对运动协调功能进行的规划和调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具有相对自主性和......

    作者:黄振晖;刘耀波 刊期: 201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