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实验药理学与实验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著、简报、短讯、专题述评和短篇综述。读者对象为从事药理学、毒理学、药学、医学和生物基础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300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155/R
邮发代号: 82-14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3002
- 国内刊号:11-1155/R
- 出版周期:月刊
-
去甲斑蝥素诱导人卵巢癌SK-OV-3细胞发生有丝分裂期阻滞与凋亡
目的考察去甲斑蝥素(NCTD)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究其诱导细胞发生有丝分裂期阻滞及凋亡的过程及相关性.方法NCTD30,60,120和240μmol·L-1分别作用人卵巢SK-OV-3细胞24,48和72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NCTD60μmol·L-1分别作用SK-OV-3细胞0,6,12和24h后,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NCTD60μmol·L-1分别......
作者:李瑞婧;洪兴福;季媛媛;孙震晓 刊期: 2013- 02
-
阿托伐他汀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转导而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对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突起生长促进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取培养7d大脑皮质神经元,分为Ato10μmol·L-1作用48h组和阻断剂+Ato组,先分别加入阻断剂PD9805950μmol·L-1、LY29400230μmol·L-1、曲西立滨(TCBN)2.5μmol·L-1和西罗莫司(雷帕霉素,Rapa)100nmol·L-1作用1h,再加入Ato共同作用48h.......
作者:屈文慧;郁盛雪;隋海娟;金迎新;金向楠;金英 刊期: 2013- 02
-
重楼皂苷的制备及其抗A型流感病毒活性
目的研究重楼皂苷的制备及体内外对A型流感病毒(IAV)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柱层析和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从重楼中提取重楼皂苷Ⅰ,Ⅱ,Ⅵ和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纯度.采用MTT比色法测定重楼皂苷Ⅰ,Ⅱ,Ⅵ和Ⅶ的细胞毒性,并检测其体外对IAV的直接灭活作用、对IAV吸附和侵入细胞的阻断作用及对IAV在靶细胞内增殖的抑制作用.用IAV滴鼻法制备IAV感染小鼠模型,模型制备4h后分别每天ig给予重楼......
作者:蒲秀瑛;刘宇;李言;张伟杰;王恒瑞 刊期: 2013- 02
-
结肠癌化学造模方法研究进展
化学致癌物质是诱导人类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肠癌化学造模方法是研究结肠癌发生、发展、转移和抗肿瘤药物疗效的重要工具.随着造模方法研究的深入,目前化学造模所常用到的致癌化学物有偶氮类、杂环氨类、芳香胺类、烷基亚硝酰胺类等,种类繁多,且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给药途径各异,有口服、灌肠、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等;实验动物经常采用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鼠.这些因素均能影响造模成功率与成瘤率,本文从致癌剂、......
作者:郭蒙;叶华;朱宇珍;吴琼;郑学宝 刊期: 2013- 02
-
纳米颗粒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大量出现和广泛应用,人们接触纳米材料的机会大大增加.纳米材料将通过环境暴露、职业暴露以及医源性暴露作用于人类,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纳米颗粒暴露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此,纳米颗粒心血管系统毒性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从细胞、动物和流行病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国内外有关纳米颗粒物心......
作者:周维;李艳博;郭彩霞 刊期: 2013- 02
-
幼年注射氟西汀诱导制备成年ICR小鼠抑郁模型
目的通过幼年注射氟西汀(Flu)制备成年小鼠抑郁模型,探讨其表观有效性和预测有效性.方法幼年ICR小鼠出生后第4到第21天连续ip给予Flu10mg·kg-1(幼年诱导模型组),正常饲养至9周龄后,分为模型组、ig给予Flu10mg·kg-1和氟哌啶醇0.1mg·kg-1组,连续3周后开始检测实验,测试期间继续给药,测试完成后小鼠为12~13周龄.开场实验检测跨格数,悬尾实验检测不动时间,明暗穿箱......
作者:刘艳芹;张晶;赵楠;陈红霞;张黎明;张有志;李云峰 刊期: 2013- 02
-
雌二醇诱导雌性大鼠真性性早熟模型的建立
目的应用17β-雌二醇(E2)建立雌性大鼠真性性早熟模型.方法15日龄雌性SD仔大鼠采用ig给予雌二醇50μg·kg-1连续5d制备性早熟模型.观察大鼠阴门开启平均日龄(VO)、第一个发情间期出现的平均日龄(D1)和性周期稳定后第一个发情期出现的平均日龄(E1);测定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雌激素(E2)水平;计算子宫、卵巢和阴道指数;逆转录PCR法测定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
作者:杨嵘;张立实;王以美;张丽;黄丽娜;张廷芬;束玉磊;赵君;彭双清 刊期: 2013- 02
-
应用基准剂量法探讨氯蜱硫磷的参考剂量
目的应用基准剂量(BMD)法探讨氯蜱硫磷(毒死蜱)的参考剂量.方法80只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ig给予氯蜱硫磷0.25,0.5,1,2,4,8和16mg·kg-1,每天1次,连续21d.21d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和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观察氯蜱硫磷的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采用R语言的PROAST28.1软件包计算BMD及其下限值,将BMD下限值除以安全系数100得到氯蜱......
作者:何贤松;李亭亭;乙楠楠;吴惠;王霞;赵敏娴;王灿楠 刊期: 2013- 02
-
利用化学蛋白组学方法分析小鼠肝中氨甲蝶呤相互作用蛋白质
目的利用基于亲和色谱的化学蛋白组学方法分析小鼠肝组织匀浆液中与氨甲蝶呤相互作用蛋白,探讨氨甲蝶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键合氨甲蝶呤的琼脂糖凝胶作为亲和材料,从小鼠肝组织匀浆液中亲和富集与氨甲蝶呤相互作用蛋白,采用含有吐温-20的缓冲液洗涤凝胶,去除凝胶表面非特异吸附蛋白,采用高浓度盐洗脱凝胶亲和富集蛋白,对洗脱蛋白进行胰蛋白酶酶解,酶解产物进行HPLC/MS分析和数据库搜索.结果对洗脱样品进行SDS-......
作者:于晓明;张丽华;张玉奎 刊期: 2013- 02
-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系统生物学与宿主靶向抗病毒策略
以病毒蛋白为靶的抗病毒药物面临易产生耐药、抗病毒谱较窄等诸多问题,宿主分子靶向已经成目前抗病毒药物研究的重要策略,宿主靶标的辨识是宿主靶向药物设计的关键.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将成为抗病毒药物宿主靶标辨识和宿主-病毒联合靶向治疗策略设计提供有力工具.近年来通过蛋白质组学、大规模基因沉默、基因芯片等实验得到了大量的病毒感染相关宿主分子和病毒-宿主分子相互作用关系,为在病毒-宿主分子网络水......
作者:伯晓晨;杨静;王升启 刊期: 2013- 02
动态资讯
- 1 从1985到2045,站在两个30年节点的思考
- 2 尿促皮素诱导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信号传导机制
- 3 薯蓣苷元诱导人黑素瘤细胞A375-S2凋亡依赖半胱天冬酶和MAPK途径
- 4 有毒外源化学物在肺部的代谢及其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 5 依达拉奉对1-溴丙烷诱导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
- 6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投稿温馨提示
- 7 镉、铅、汞、砷和铬致肾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 8 N-乙酰-L-半胱氨酸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9 人参茎叶总皂苷对顺铂致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10 细胞色素P450的工具药选择及种属差异的研究进展
- 11 西地那非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 12 羟丁酸钠对皮质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 13 Ⅱ型胶原口腔喷雾剂对小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 14 山莨菪碱对乙酰胆碱诱导的猫离体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
- 15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活性调控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 16 有机磷农药长期低剂量暴露致认知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
- 17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变化的影响
- 18 嗅球注射甲苯对小鼠嗅觉辨识记忆和嗅球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 19 槲皮素对多柔比星致乳大鼠心肌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及Fas/FasL表达变化的影响
- 20 甾体5α-还原酶抑制剂LTZ-8和类似物的筛选及其抗前列腺增生作用